上银基金一周早知道| A股三季报新鲜出炉,各版块表现该如何解读?
01
上海银行基金市场概况
上证指数继上周连续反弹(10.30-11.3)后出现积极调整。两市成交额突破万亿后,连续四倍增长。日线成交量萎缩,资金在3000点附近观望情绪浓厚。上周上证综指上涨0.43%,科创50指数上涨1.57%,深证成指上涨0.85%,创业板指数上涨1.98%。
02
上银基金重点关注1、中期展望指数分化
上周,中期展望指数呈现分化。有两个结构性亮点:一是新房、二手房销售持续向好,家用空调内销逐步回暖。二是工业生产好转信号增多,日用电工厂消耗、中下游企业开工率、物流货运指数环比回升。结构性压力有两个:一是服务消费景气度承压,酒店入住率、电影票房收入、航班数量环比下降;二是房地产产业链资源性产品需求依然疲弱,表明房地产投资仍需修复。
下游消费方面:新房销售降幅收窄,空调内销及生产进度回升。上周3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较2019年同期-25.0%,10个主要城市二手房成交面积+38.7%与2019年同期相比,进一步扩张;生猪价格环比-6.4%,出栏重量逆海奥纳尔。母猪、仔猪价格大幅下跌,或预示着行业去产能加速;乘联会预计,10月份我国乘用车零售量环比/同比+0.1%/+9.5%,车市火爆程度将持续; 11月我国家用空调内销进度较2022年实际表现+7.9%,反弹较为明显,表明内需和企业信心有所恢复;服务消费景气疲弱,酒店入住率、电影票房收入环比下降。
?周期性制造业方面:供需预期改善,钢价上涨,大部分中下游开工率有所回升。
(1)基建及房地产产业链:螺纹钢/热轧卷价格周环比上涨+2.4%/+2.1%周环比,供需预期改善推升钢价;浮法玻璃降价累计,水泥需求环比修复;
(2)传统制造业:工业生产环比好转,发电量环比/同比变化-0.5%/+3.4%,开工率钢胎、PTA、聚酯长丝、石油沥青环比回升;
(3)资源类产品:动力煤价格周环比-3.1%,大秦线检修已完成,港口中转量快速增加,北港港口库存增加10.1%周环比,供需趋宽松 煤炭价格调整;上海期货交易所铜/铝价格周环比+1.1%/-0.1%,政策总量支撑提振需求预期,工业金属价格企稳反弹。
人车物流方面:货运物流景气复苏,港口吞吐量增长继续回升。 10个主要城市地铁客运量和拥堵延误指数周环比变化为+0.1%/-1.3%,而2019年同期为+10.4%/-1.3%;国内航班数量环比增长-0.7%,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2.4%;全国汽车货运流量指数周环比+1.5%,公路货车运输量/全国铁路货运量周环比变化+0.9%/+1.8%,全国邮政快递收寄量周环比+1.2%/+2.3%;航运运价小幅上涨,SCFI/BDI指数周环比+10.3%/-23.6%,港口累计货物吞吐量环比/同比变化+5.7%/+ 6.8%,表明我国出口可能持续改善。
2.美联储11月议息会议如期暂停加息
2023年11月1日,美联储11月FOMC会议决定继续加息暂停加息并维持联邦基金利率区间。投票结果为5.25%-5.50%,全票通过。
按计划,美联储将继续减持美国国债、机构债务和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每月上限为950亿美元(其中600亿美元为国债,350亿美元为MBS) )。本次会议的表述与2023年9月相比没有太大变化。在经济方面,重点仍然是经济韧性。通胀方面,通胀压力再度显现。加息方面,重申委员会将评估货币政策的滞后影响。在银行业风险方面,它重申美国银行业稳健。
展望未来,美联储加息周期或将结束。一方面,尽管美国整体通胀有所回升,但美国核心通胀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仍将延续下行趋势。另一方面,真正的兴趣美国的利率水平可能已经足够高了。根据纽约联储的测算,目前2.5%左右的实际利率水平已经明显高于自然利率水平,已经对经济产生显着的紧缩效应。即使与里士满联储计算的超过2%的自然利率相比,目前美债接近2.5%的实际利率也足够高,足以达到紧缩的目的。
但是,我们认为现在预期降息还为时过早。考虑到美国经济短期内具有韧性且后续下行趋势可能会放缓,且明年核心通胀可能长期维持在3%以上,美联储可能不会很快扭转局面。因此,对于美联储降息,我们需要保持耐心。
3. A股2023年三季报解读
2023年三季度A股盈利企稳回升圆形。剔除非净利润增长,单季度增速由负转正,“利润见底”进一步盘整,营收端依然疲弱但下行增速有所放缓。
从行业角度看,技术困境逆转,周期逐渐清晰,新能源量价齐降。
科技(TMT):很明显,困境已经扭转,收入和利润增长均有所改善,媒体持续改善,计算机/电子产品利润率显着提高。尽管科技板块利润增速仍为负值,但该板块2023年第三季度营收增速、利润增速、毛利率、库存周转率四项指标均有所改善,延续了上季度的改善趋势并面临困难。反转清晰。从金融指标impr数量角度来看运动中,表现较好的是媒体、计算机、电子和通信。
周期:基本面触底回升,利润增速降幅收窄。随着2023年三季度经济基本面触底的确认(PPI、PMI均已突破年内低点)以及稳增长政策的落实,周期性行业金融开始复苏,五金融收入、利润增速等指标有所提高。有所改进,但内部结构有所区别。细分赛道中,交通运输、石油石化表现较为突出;一些中游周期性行业,如钢铁、建材等,虽然利润增速仍为两位数负增长,但利润率有所改善;有色金属和化工行业利润增速下滑。收窄,其中煤炭和建筑行业是周期内相对繁荣最弱的时期。
先进制造业:汽车持续向好,动力设备量价下滑,拖累行业。亮点产业主要是汽车。在出口和智力的拉动下,汽车行业2023年第三季度非净利润累计增速达到38%,目前ROE处于历史28%的水平,延续了改善趋势。国防军工、电力设备、机械设备2023年第三季度非净利润累计增速分别为0%、-2%、0%。尤其是电力设备,经济从高位回落,目前ROE分位数仍为91%。我们将密切关注其产能压力。
医药:生物制品性能显着提升。医药板块利润增速将2023年第三季度开始收窄。从结构上看,生物制品是绝对景气度和相对景气度最好的板块。此外,医疗器械收入和利润增速有所好转,而医疗服务、中药、化学药品和药品景气相对疲软。
消费:复苏低于预期,收入增速普遍小幅下行。消费领域内部结构中代表量价的收入和利润增速均出现下降。社会服务、可选消费美容护理和商业零售的需求表现出一些疲软。
金融地产:收入、利润增速继续下滑。 2023年第三季度银行营收和利润增速分别从第二季度的-3.4%和2.9%降至-3.9%和2.2%。剔除证券保险净利润累计增速2023年第三季度非归属利润分别比第二季度下降10.3和9.4个百分点至5.4%和0.2%。这主要是由于三季度二级市场走弱以及保险产品收益率下降所致。由于保费收入下降。 2023年第三季度房地产收入和非净利润累计增速分别比第二季度下降3.5和30.9个百分点至0.2%和8.3%。
03
上银基金周线图:国内光热建设或将迎来蓬勃发展
2015年9月,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组织太阳能热利用建设的通知》热电《关于建设发电示范项目的通知》,决定组织建设一批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通知》提出,通过建设示范项目,建设国内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形成装备制造产业链,扩大光热发电产业规模;培育一批具有综合工程建设能力的系统集成商,满足光热发电后续发展需要。
2016年9月,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开展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建设的通知》,第一批共确定20个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共计装机容量134.9万千瓦,单独分布。青海省、甘肃省、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新疆自治区。示范项目名单公布后,各项目投资公司根据实际情况,积极不同程度地开展示范项目建设工作,以期完成示范项目建设工作。g 按要求投产,发挥项目应有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是我国首个大型太阳能热发电利用示范项目。截至2022年底,累计并网光热发电示范项目9个,总容量55万千瓦;其中塔式项目6个,槽式项目2个,线型项目1个。通过不断消除不足和逐步完善运维经验,各电站的性能较2021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通过光热联盟的研究评估发现,示范项目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对光热发电产业链建设、核心设备自主开发、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大引领作用。人才队伍的激励。通过实施光热发电示范工程,我国全面掌握了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聚光、吸热、储热换热、发电等核心技术以及高空设备环境适应性设计技术。和寒冷地区以及电站建设。和运行技术,为后续光热发电技术的大规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风、光、热互补趋势已形成,2021年以来新规划光热项目数量持续增加。2021年至今,在风、光、热互补发展的大趋势下风能、太阳能、热能,在第一批示范后陷入沉寂的中国太阳能热发电产业终于迎来了新一波的发展。在地区依托青海、甘肃、新疆、内蒙古、吉林等优质资源,充分发挥光热发电储能调节能力和系统支撑能力,建设长期蓄热光热发电项目,推动光热发电与风电、光伏发电基地一体化。优化建设和运行,提高新能源发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据CSP PLAZA统计,2021年以来我国部分光热项目总数已超过40个,总装机容量超过4000MW,全面超过首批20个示范项目1349MW的规划容量
2016年光热调峰价值逐渐显现,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2022年6月,九部委联合印发《“十四五”规划》《关于可再生能源的通知》明确了“十四五”期间光热发电产业发展的主基调:在提高可再生能源储能能力方面,有序推进长期储能光热发电的发展推动了关键核心技术的研究,推动了光热发电成本的大幅降低,目前,随着“十四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规划的相继出台随着各地能源规划的出台,各地光热发电规划也已明确,一项包含光热在内的风、光、热互补新能源项目已正式立项并陆续开工建设。国家能源局下发《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开展能源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推动光热发电规模化发展的通知》指出,“十四五”期间,全国光热发电年新增建设规模将达到300万千瓦左右。 “十四五”期间每年新增光热建设3GW,由于2021年和2022年国内光热新增建设总量仅1GW左右,预计将保持年均4.5GW的建设规模2023年至2025年。据此,我们预测2023年至2025年国内光热建设或将迎来繁荣期。预计2023年至2030年我国光热市场年均规模约为852亿元。< /p>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