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司简介
1.财务情况介绍(魏长友)
公司今日在上交所网站公布了2020年年度报告。部分内容摘录如下。详情请投资。读者查阅公司3月30日公告:2020年末总资产121.3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03.85亿元; 2020年营业收入14.9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01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15亿元;每股基本收益为1.18元/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 1.03元/股。
根据本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报告期内或经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尚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派发现金红利8.00元(含税)。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33亿元(含税)。公司本年度现金分红金额占公司本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72.83%,占上市公司股东当年累计未分配利润总额的27.90%报告期末。
2.战略形势介绍(刘秀才、臧惠清)
公司在坚持生物基聚酰胺产业化的同时,积极寻求大应用场景作为重点发展方向,特别是热塑性复合材料现场加固材料。由于环保原因和“碳中和”要求,各国都在积极寻求热塑性材料来替代传统的热固性材料。同时,他们正在推动汽车、风电等工业领域的轻量化,用纤维复合材料替代传统金属材料。欧盟国家多次出台相关政策要求塑料回收。由于热固性材料不可回收,因此与纤维增强材料相结合的热塑性材料未来将有广泛的需求。公司生物基聚酰胺具有高性能(耐高温等)、低成本等优势,有利于推动新型生物基材料在管材、板材、建材、和结构件。
生物制造形成规模产业后,不可持续将食品用作生物制造的原材料以取代石化产品。地球上大量的生物质通过土壤中微生物的分解循环进入大气,没有被人类利用。因此,生物质的利用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各个国家和企业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该领域的研究。然而,利用秸秆等农业废弃物进行生物制造仍存在诸多技术难点。经过十几年的研发努力,公司在实验室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公司计划首先开展农业废弃物生产乳酸试点示范项目。示范线初步规划优先选择生产乳酸。首先,由于乳酸是生物降解材料的重要原料,市场需求量大;其次,因为g如果政府能够在乳酸的推广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市场将比其他国家发展得更快。以秸秆为原料的技术取得突破后,将推广应用到生物基聚酰胺。原则上,以粮食为原料的产品可以用秸秆代替生产,可以解决国家的农业废弃物问题,具有经济和社会价值。
公司将投入大量资金建设高通量研发平台。目前,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已在太原成立,负责建设山西省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利用研发经验和研发资源参与山西大学合成生物学院建设,为产业发展储备人才和科研力量。山西省政府将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继续推进o 加大人才培养和科研技术投入。公司将建立涵盖微生物构建、细胞发酵、分离纯化、聚合修饰及下游应用等合成生物学全产业链的高通量研发平台。
对于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长链二元酸产品,公司将持续降低成本。主要方式包括:1)通过精益管理,在各个阶段持续改进; 2)通过打造山西生物制品制造业基地,利用原材料、电力、交通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引进下游客户打造产业链集群,不断扩大成本优势。
2.问题与解答
1.如何防止公司核心技术泄露并建立技术壁垒?
公司积累了大量的电子十余年的知识产权保护经验和教训,培养了一支经验丰富的知识产权和法律团队。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保密、软硬件保护。但技术被盗、泄露的风险无法完全避免。
公司通过在生物制造领域的长期积累,形成了四项核心技术。公司所采用的生物制造核心技术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共同对公司业务起到支撑作用,造就了公司目前的全球主导地位。相关产品的市场地位已形成较高的技术壁垒。对于潜在进入者来说,如何突破生物制造的技术瓶颈、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是生物技术产业化的一大障碍。
问题2.公司如何解决该问题技术人才的数量?
生物制造领域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对技术人才依赖程度较高。公司从两个方面解决技术人才的需求:一方面,拓展人才培养渠道。公司持续重视行业高端人才的引进,特别是具有国际视野的管理人员和研发人才,为公司未来的全面扩张储备优秀人才。同时,公司注重加强内部培训,优化人才培养机制,完善人才梯队建设,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此外,山西省委、省政府给予大力支持,与公司合作建设山西合成生物学研究所,规划建设合成生物学交叉专业山西大学大力培养生物学所需人才。
另一方面,我们搭建各领域高通量研发平台,将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方法引入研发,大幅提高公司研发效率,减少验证对技术人员的依赖,有利于保护公司的知识产权。
问题3、公司对于生物聚酰胺产品下游应用有多个研究方向。未来如何避免管理成本大幅增加?近年来,公司致力于培育聚酰胺市场,打造销售团队开发客户。根据不同应用领域的特点,一方面对接直接下游客户,解决应用中的技术问题,另一方面直接与品牌终端客户合作,推广产品。各中间环节快速响应。此外,我们还将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客户的全方位服务。通过不断的跟踪和沟通,我们将不断在客户中寻找和建立产品技术应用的战略合作伙伴,通过技术创新激发客户的潜在需求,发挥应用领域的引领作用。 ,以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盈利能力。
问题4、公司产品接下来会往哪个方向发展?会有哪些扩展?
公司产品拓展研发包括几个方面:
(1)生物基聚酰胺产业链及关键单体的研发和生产。公司持续关注生物基产品的应用开发和升级。 、积极拓展长链二元酸系列新产品种类通过生物方法,开发新的应用领域。与化学方法相比,该公司通过生物制造技术可以生产十碳至十八碳的一系列二元酸。与以10碳、12碳二元酸为基础的传统化工生产方法相比,产品品种更加丰富。
结合公司自有的二胺和二元酸单体,通过有机组合聚合而成一系列生物基聚酰胺5X产品,并根据各品牌的产品性能和下游需求进行针对性的设计。下游应用推广。
(二)优化生物制造原材料供应,拓展生物基产品。加大研发力度,逐步将公司生物基产品的原料从玉米等粮食作物扩大到秸秆等农业废弃物,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环境效益纽约的产品。并根据相应生物制造产品的原料特点和工艺成熟度,拓展生物基产品的种类。
问题5.与石化行业相比,从成本等方面考虑,化合物的哪些结构特征更适合生物制造?
从化学合成来看,石化工业主要以剪切长链碳氢化合物和芳香族化合物为主,生产初级原料的成本相对便宜,如乙烯、苯等。煤化工主要增加小分子化合物(一碳化合物)的链长,通过煤制气生产一氧化碳、氢气等。通过煤化工获得的原材料成本相对低廉。对于上述领域,生物法目前不具备竞争力。
生物方法从碳水化合物开始,主要是y 六碳糖,其中典型代表是葡萄糖,碳水化合物与水的比例为1:1。如果变成碳氢化合物,其分子量会损失60%,而且由于氧在分子中不贡献能量,而这个过程需要能量,所以用碳水化合物来制造燃料没有任何优势。
对于复杂的分子结构,化学方法比生物方法生产难度大得多。因此,生物方法对于与生命代谢相关的物质,如氨基酸、维生素、抗生素等具有优势。随着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可以改造微生物进行更加多样化的代谢过程,生产新物质,如为公司生产的长链二元酸系列。化学氧化烷烃两端形成羧基的过程很困难。 ,其相应的成本也比较高;该公司的生物基戊烷二胺可以通过生物代谢直接添加两个氮分子,而传统的化学方法难度较大,需要很多反应步骤。
问题6、生物制造过程中降低成本的主要方向是什么?
当发酵转化率较低时,转化率是影响成本的重要指标。但当转化率达到80%-90%以上时,该指标的重要性就会明显下降,其他指标可能成为主要影响因素,如所用辅料成本、培养基成本等。需要注意的重点包括培养基本身的成本;更简单的培养基通常会降低纯化的难度和成本;环保投入也是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反应中菌株本身的生理状态也是影响cos的重要因素t。指数。
问题7、生物基戊二胺和长链二元酸技术是否还有优化空间?
经过多年的研发,公司已形成目前生物基戊二胺发酵、提取、纯化的生产路线。但由于制作时间还短,随着制作的进展,仍有改进的空间。 。此外,公司将积极开发利用秸秆等农业废弃物为原料,降低成本。
长链二元酸以烷烃为主要原料。虽然会受到油价波动的影响,但市场上煤制油的出现将有助于公司降低成本。同时,生产工艺技术也将得到优化和改进。
问题8、公司聚酰胺产品下游主要推广领域有哪些?
聚酰胺下游应用广泛,聚酰胺产品主要包括纺丝和工程材料。纺纱进一步细分为民用纱、工业纱等。例如民用纱领域,可用于无缝内衣,利用吸湿、亲肤的特点应用于运动系列服装(如瑜伽服),并利用流动性打造超耐磨。长丝用于美容市场的面膜,工业丝用于帘子布、气囊纱、钓鱼线等;工程材料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如聚酰胺改性产品应用于汽车(缸盖、支架等)、电子电气、机械、交通运输等领域。拉膜后用于食品包装、注塑成领带等。此外,随着轻量化的需求日益迫切,特殊材料如生物基聚酰胺,包括高强度材料耐高温、长链聚酰胺,将在汽车、风力发电等领域比传统尼龙更有优势。
问题9、菌株研发、生产过程中如何防止技术流失?公司对各行业的化学菌株进行统一管理,并开发了完整的菌株追踪系统。每株菌种从制备到生产全过程实行分段管理、全程加密、全程记录。但丢失和被盗的风险是无法完全避免的。
问题10、秸秆原料加工难度如何,如何解决?
秸秆生物炼制面临科技难点:
(1)收集储存技术及成本:秸秆产地分散,密度低,运输成本高;堆积过程容易发热甚至燃烧; (2)预处理:秸秆除尘、水解方法、三工艺废弃物、处理成本、设备腐蚀、抑制剂去除、收率等问题都是秸秆处理需要解决的问题; (3)纤维素/半纤维素水解:秸秆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需要以高效、低成本的方式水解,转化为微生物可以利用的糖类。水解的方法和成本是一个限制因素; (4)糖转化:秸秆水解得到的各种五碳糖、六碳糖是否会被微生物充分利用,水解液中的杂质是否会影响发酵产品的质量和发酵产品的质量。对于聚合物的质量; (5)木质素应用开发:木质素除燃烧以外的附加值尚未开发。
公司在实验室开发出一套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全面解决上述问题,并将进行试点验证。
问题11、原料由玉米改为秸秆时是否需要调整工艺?流程需要调整。
问题12、长链二元酸市场情况如何?
历史上,由于化学工艺的限制,产品主要是DC12和癸二酸。 DC12由杜邦公司开发,以丁二烯为原料制备,后来用于PA1212、PA612等聚合产品;由蓖麻油化学制备的癸二酸。癸二酸的价格低于DC12,导致癸二酸的市场远大于DC12。公司通过生物方法大幅降低了DC12的成本,且由于蓖麻油价格波动,化工DC12和癸二酸的市场逐渐萎缩。目前公司生物DC12市场规模约5万吨。癸二酸在某些领域的应用是不可替代的,如制冷剂中的防锈剂。同时PA610在现有市场上应用范围广泛,用其他产品替代成本较高。短期内,癸二酸仍将被广泛使用。公司通过生物法生产癸二酸,将逐步替代化学法癸二酸。问题13、研发人员薪资情况如何?
公司建立了适合公司发展需要的薪酬体系。薪酬将综合考虑员工岗位、专业、绩效、学历等因素制定,充分调动研发技术人员的积极性,释放研发技术人员。研发潜力和创新能力提升。
公司不断完善核心技术人员和人才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措施,建立人才梯队培养模型。同时,公司还利用股权激励的方式,增强研发人员的稳定性及其与公司发展目标的相关性和目标一致性。
附件:活动信息表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uf052具体目标研究□分析师会议□媒体采访□业绩发布会□新闻发布会□路演□现场考察\uf052其他(请描述其他活动文)网上会议时间、地点及参加单位名称 2021年3月3日公司现场淡水泉、国金证券 2021年3月30日电话会议交流 华安证券、天弘基金、高瓴资本、平安基金、招商局基金、南方基金、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兴全基金、太保资产、淡马锡等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姓名:董事长兼总裁刘秀才、董事会秘书臧惠清、副财务总监韦长友(此处稿件由证券时报e公司写作机器人“快手小鹅”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