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修复市场空间超万亿元,但因“政策+模式+技术”尚未打开。据我们测算,我国土壤修复市场空间高达4.6万亿元。 《调查公报》数据显示,当前土壤污染问题主要集中在耕地、工业用地和废弃矿区等领域。其中,耕地所在地点超标率为19.2%,重污染企业用地和废弃工业场地所在地点超标率约为35%,矿区点位超标率为33%。根据全国耕地面积20.3亿亩、工矿用地面积4000万亩测算,预计我国整个土壤环境修复市场空间高达4.6万亿元。

阻碍重整的因素之一租赁土壤修复市场空间的问题在于现有政策法规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在“土壤十条”颁布之前,我国现行有关土壤污染的法律法规比较薄弱,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规范土壤污染。目前,涉及这一领域的法规分散在很多法律法规中,主要有《环境保护法》、《土地管理法》、《农业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和《土地复垦条例》等。与土壤污染防治相关的规定比较分散,缺乏系统性,大部分规定过于原则性,缺乏可操作性。

阻碍土壤修复市场空间释放的第二个因素是商业模式不明确。尚未形成。由于土壤的共同特性由于污染现象不明显、污染责任难以认定等问题,污染责任方承担治理费用的商业模式在我国土壤修复行业难以顺利推行。

环保专家预测,效仿美国等发达国家,设立土壤修复超级基金将成为行业走向成熟的必然路径。解决资金瓶颈后,土壤修复行业有望进入快速发展期。

阻碍土壤修复市场空间释放的第三个因素是尚未形成统一的处理技术路径。

我们梳理了国际上土壤修复技术的主要发展历程:1)1980年之前,开挖填埋、客土法、固化/稳定化、土壤气相萃取、化学萃取主要采用反应等技术; 2)1980年至2000年,主要采用隔离/维护/控制系统、浸出、化学萃取、氧化还原、玻璃化、热脱附等技术; 3)2000年以后,根据土壤污染的特点,开发了多种修复技术。组合修复解决方案,特别是植物修复技术取得了重要进展。然而,我国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土壤类型多样性、污染类型复杂等因素,我国土壤修复尚未形成统一的治理技术路径。目前的技术发展水平大约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大约15年。

以“土壤十条”为契机,土壤修复市场空间有望逐步扩大“十三五”期间重点开放,重点关注高能环境(603588,股吧)、科学、工程和环境科学。 2016年5月28日,《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十条”)正式发布。与此同时,全国首部土壤污染防治地方性法规——《湖北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草案)》已经审议通过,湖北省将率先启动试点。为已完成并纳入全国人大2017年立法计划的《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奠定了基础。我们分析认为,“十三五”期间,随着“土壤十条”、《土壤污染防治法》的颁布以及相关实施细则的逐步实施,长期空缺的行业标准和监管体系土壤修复产业有效建立。长期被忽视的土壤修复需求将开始逐步释放,重点关注高能环境、科学、工程和环境科学领域。

市场回顾:本周环保指数上涨-0.23%,沪深300指数上涨0.01%,环保板块跑输大盘0.24个百分点。环保行业增速在各行业中排名靠前,落后于机械、交通、商业等行业,但领先于轻工、银行、钢铁、采矿等传统行业。本周环保行业个股中,涨幅居前的是伟力(300190,股吧)、凯迪生态、三聚环保(300072,股吧)、迪生股份(300335,股吧)、ST一智;跌幅最大的是金城股份(000820,股吧)、T安祥环境、东江环保、宏达兴业(002002,股吧)和岳阳森林纸业(600963,股吧)。

下周投资组合推荐:三聚环保(20%)、高能环境(20%)、钜光科技(300203股吧)(20%)、盈丰环境(20%)、科创工程环境分部(20%)。